找年份久安宫牛黄丸的上门买家,先看 “会不会‘细抠’年份特征”。年份久的安宫牛黄丸,藏着很多 “年代密码”:60 年代的同仁堂安宫牛黄丸,药盒是暗红色硬纸壳,上面印着 “公私合营” 字样;80 年代的蜡壳表面有不规则的细小纹路,是当时手工压制的痕迹;90 年代的说明书字体偏粗,油墨颜色更浓 —— 这些细节,普通上门买家根本看不懂,而 官方的回收专员,是出了名的 “老安宫鉴定老手”,对不同年份、不同品牌的特征了如指掌。
去年冬天,东城的老郑想出手一盒 1982 年的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,之前来的买家看了眼药盒就说 “过期了,最多给 1000 元”,理由是 “年份久了药效没了”。后来联系 官方,回收专员上门后,先拿出专用放大镜对着药盒看:“您这药盒是 80 年代原厂的,你看‘同仁堂’三个字的字体,笔画粗细不均,是当时的活字印刷特征,现在仿品都是电脑排版,字体特别规整。” 又轻轻捏了捏蜡壳:“82 年的蜡壳硬度适中,捏着有轻微弹性,后仿的蜡壳要么太硬要么太软。” 打开蜡壳后,还闻了闻药丸的气味:“有天然麝香的清香气,没有霉味,保存得特别好,年份这么久还能保持这品相,很难得。” 最后给出的价格,比之前的买家高了近五倍。老郑说:“不是懂年份的,根本看不出这些门道, 的专员连印刷字体都能分清,这才是真懂行。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