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法分子在城市以低价收购药品,再转而在农村高价出售,形成了一条从城市到农村的药品回收与销售链条。这些不法分子利用城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药品流通环节的漏洞,进行非法药品交易。
城市回收药品在农村的流向主要有两种:一是直接销售给地处偏僻、进药不便的农村私人诊所;二是通过集散地加工处理,将过期药品换上新包装、打上新批号后,转卖给当地小药店。
同时,不法分子还会利用医保制度设计的漏洞,收购患者未使用完的药品,甚至包括高价值药品的外包装,从事非法制售假药的活动。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药品市场的秩序,威胁着公众的用药安全和健康。
然而,目前对药品回收的管理还存在法律空白。尽管现行的《药品管理法》对药品生产、销售、使用环节都做出了明确规定,但对于过期药品的回收处理,特别是对零散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方面,仍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有效的监管机制。这使得不法分子得以钻空子,利用法律漏洞进行非法活动。 |